關于鏈接打開方式,很多情況下還是測試數據說了算。但是一致性依然需要被注意,不能隨意設置,導致用戶無法預知他將要點擊的下一個頁面是如何出現的。
如今網站中鏈接打開方式主要有兩種:當前頁面打開(默認/target=”_self”)和在新標簽頁(target=”_blank”)中打開。將鏈接設置為在新窗口中打開很少用到,一是來回切換窗口很麻煩,而是開多個窗口占用系統資源。而如今PC端網頁鏈接的打開方式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用戶有時會難以預測他將要打開的一個鏈接是在新標簽頁打開還是在當前頁面。以下探討了一些相關的現象與分析。
2012年以前,知乎和Quora
兩個網站都是統一在當前頁面打開網頁鏈接,當時知乎上有一些人不習慣當前頁面打開鏈接的方式,就有了許多類似的問題:
知乎
而在2012年以后,Quora和知乎先后改變了打開鏈接的方式,問題鏈接都在新標簽頁打開了。然而Quora的用戶不樂意了。
Quora產品更新介紹
Quora用戶表示太多標簽很困擾
除了知乎和Quora外,還有許多類似的情況,比如中國用戶不習慣Google搜索的當前頁面打開,國外的大多數網站都統一地是默認為當前頁面打開鏈接,國外用戶也比較習慣自己選擇打開鏈接方式(ctrl+鼠標左鍵/鼠標中鍵/右鍵選擇,三種方式都可以使頁面在新標簽頁打開。)
查找了一些相關資料,主要有下面幾個說法:
就國內外設計方式而言,并沒有好壞之分,只是長久以來的習慣差異而已。
就國內用戶而言,許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并不習慣甚至或許不知道網頁中有個后退前進按鈕可用,于是鏈接打開方式的一致性就顯得比較重要了。淘寶是一個使用新標簽頁打開方式比較極端的例子,里面幾乎所有鏈接都是彈出一個新標簽頁,不一會瀏覽器上方就全是淘寶鏈接了。這可能與淘寶用戶群體的龐大性有關,它必須兼顧各種互聯網使用經驗級別的用戶。
關于何時在新標簽頁打開何時當前頁面刷新的情況也沒有統一的用法和標準,但是從體驗角度和網站角度有一些比較可行的說法:
當然還可以有其他方式,舉一個網頁播放器的例子,如現在的蝦米音樂。播放頁面固定在一個標簽頁面,若在其它標簽頁點擊播放歌曲,此時并不是當前頁面刷新也不是新開標簽頁,歌曲是在固定的那個頁面默默地切歌播放。不會開多余的標簽,也不會把當前列表頁面刷新掉,用戶可以繼續發現歌曲。這是一個很好的交互體驗的例子。
關于鏈接打開方式,很多情況下還是測試數據說了算。但是一致性依然需要被注意,不能隨意設置,導致用戶無法預知他將要點擊的下一個頁面是如何出現的。